news information
波光潋滟,碧水逶迤,初冬时节的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清流徜徉北上,层层涟漪荡漾着造福人民的熠熠光辉。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总量超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均径流量,也就是说南水北调工程在中华大地上再造一条黄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 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了伟大号召。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伟大构想发轫于黄河,兴盛于伟大号召的新时代,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用接续奋斗的如椽之笔,气势磅礴地书写了南水北调从“如有可能”到“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恢宏壮丽篇章。
事实胜于雄辩。南水北调工程引来的每一滴水,折射出在新时代过去5年工作和10年伟大变革中“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耀眼光芒,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南水北调实践的磅礴伟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全线通水以来,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5亿人,累计向50多条(个)河流(河湖)生态补水,助力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有力发挥了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大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从“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到“四条生命线”,再到“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充分表明了南水北调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保障能源资源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大作用。
肩负这一特殊历史使命,推动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集团公司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上,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八个围绕”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当好国家水网建设国家队、主力军,争当现代水产业链链长,奋力打造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跨流域供水工程开发运营集团化企业,切实发挥国资央企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南水北调工程大有作为。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地区多余水量调往北方地区,特别是引江补汉工程依据中国西高东低的自然地理条件禀赋,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空间发展格局等区域协调发展,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震古烁今的宏伟工程,它将成为人类充分利用地理与地形特点,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又一个伟大范例。
长风舒袖越千里,扬帆俯瞰万顷波。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肩负起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我们南水北调人要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三个事关”,筑牢“志建南水北调、构筑国家水网”的初心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大力推进“通脉、联网、强链”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引江补汉等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奋力绘就国家水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这一世纪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