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两线穿南北 水网润中国——写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成立五周年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
发布时间:2025-10-23   内容来源:集团公司网站
分享

本站讯 2020年10月23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在京成立,这是党中央加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完善工程体系、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的重大举措。

五年风雨兼程。集团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让中国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两手发力”,推动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五年硕果累累。集团公司锚定“调水供水行业龙头企业、国家水网建设领军企业、水安全保障骨干企业”战略定位,推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就,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的定性目标基本实现,效益效率逐步向好,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一家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完善的国资央企正冉冉升起。

“三个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高质量发展,确保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始终是基本盘。集团公司对东中线工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针对性加强防洪能力建设,优化完善安全监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工程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工程性态监控体系日臻完备,防汛工作纳入沿线地方防汛指挥体系,与应急管理部门建立防汛应急协同机制,河湖长制协作机制保驾护航。

中线公司创新实施“智慧巡检+人工巡查”立体化管理模式;在北京惠南庄管理处,六足机器狗光荣“上岗”,实现自主巡检,智能运维试点取得新突破;东线公司与属地防汛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

五年来,南水北调工程为推动加速构筑和形成体系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发挥了主骨架大动脉的重要作用。

截至2025年6月,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累计增供水量8.18亿立方米。2023-2024、2024-2025两个冰期,在数字孪生中线的助力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完成供水计划的基础上,合计多向沿线供水近4亿立方米。依靠科学的水量调度机制,集团公司连续四年超额完成调水计划,实现了对中线输水总干渠的数字化映射、调度业务全流程智能模拟和东线多水源统一智能化调度。

10月11日,生态环境部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环境应急·2025”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集团公司应邀参加参加活动,联合地方开展污染源排查与应急演练成为常态。

集团公司已经建立起“监测、保护、防控、应急、科研”五位一体水质安全保障体系,中线陶岔水质自动监测站水质监测参数由101项升级到197项,中线工程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东线工程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83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有力支撑北方地区超16万亿元GDP的增长,推动受水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城区供水八成以上为南水,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提升至1.3,天津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郑州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河北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世代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10月11日,济南趵突泉天尺亭实时地下水位达30米,创近60年来新高。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超118亿立方米,全力推动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京杭大运河连续四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近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为全球水资源调配与生态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五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成为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的民心渠、幸福河。

改革创新持续发力

深化改革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集团公司不断深化改革认识、聚焦改革重点、强化改革攻坚,配齐配强外部董事,应建尽建子企业董事会,深入开展品牌引领和能力提升年行动,健全常态化巡视整改机制和“三不腐”一体推进机制,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初步形成。

将改革基层联系点、基层单元管理创新点和党建联系点统筹推进,中线公司容雄管理处实行“揭榜挂帅”推进4项科技创新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江汉水网公司建管一部全面打造国家水网项目建设标杆,东线公司天津分公司从“强经营、激活力、筑内核”三个维度破局发力,新能源公司华北分公司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4个1”工作机制。

“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集团总部及子企业开展多批次岗位竞聘,全面落实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加强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考核,强化业绩与薪酬对标挂钩,生态环保公司绩效薪酬占比超过65%。

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了集团总部、专业公司、区域机构的市场开发格局,探索形成了“青海模式”“遵义模式”等成功经验,与23个省级政府、17家市县级政府、25家上下游企业、6家科研院所机构、3所重点高校和4家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只争朝夕加强水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1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多项成果入选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1.0”获评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十大样板”。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水利”融合应用,切实发挥水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机制,党组织“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规范执行;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6个党支部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组建80支青年突击队攻坚急难险重任务;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取得实效,开展6轮内部巡视,编印廉洁文化手册,出台“严禁违规吃喝8条”、工程建设“十个严禁”。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对集团2024年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结果为A。

五年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改革实绩实效促进集团公司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后续工程有序推进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南水北调各方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2年7月,引江补汉工程作为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同时,集团公司积极参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持续推进西线、东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动国家水网大动脉规划建设。

江汉水网公司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抓好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国家水网建设标杆工程。目前,工程主隧洞累计掘进超12千米,支洞累计掘进超30千米;10台TBM集群8台下线,7台掘进始发,形成了TBM集群掘进的大干局面,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正在全面加速推进。

五年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用南水北调人的实干书写出连通江河、水润民生的时代答卷。

水网建设领军出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集团公司坚持“两手发力”,参与组建项目法人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投资建设的浙江开化水库工程下闸蓄水,河南观音寺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探索创新“调水+”“水网+”模式,推进青海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形成了央地合作、水能融合的“青海模式”,开辟了省、市级水网建设新路径,获得水利部认可并总结推广。全面获取包括水库、供水厂在内的原水、供水、排水等核心资产运营权,形成了水网水务、供水排水、城乡供水、涉水产业“四个一体化”的“遵义模式”,探索出市级水网全链条覆盖运营新机制。

全面提高水网工程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加强水网建设与相关产业协同布局,推进国家水网与现代农业、电力行业、能源产业、航运等融合发展,开展现代灌区建设和节水改造,积极参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何山村,稻谷飘香,丰收在望。水网水务公司通过实施金安区何山村先导项目提升工程,推进淠史杭灌区金安灌片灌排设施建设和农田现代化改造,构建了“蓄引提结合、排灌节一体”立体水网,推动农业生产与灌区建设深度结合。

辽阳灌区现代化试点特许经营项目开创了央企以TOT模式参与灌区建设的先例,改善灌溉面积10.7万亩,全面提升了灌区运营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实施“一项目一奖励”方案,鼓励全员“挣”项目“抢”市场,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供水工程、黄南州石哈龙水库等一批工程项目加速落地。

五年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发挥水网建设领军企业的功能作用,以主动作为和实际行动推动一个个水网重点示范项目落地见效,国家水网世纪画卷正在祖国的大地上徐徐铺展。

产业布局日臻完善

2021年至2024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提升24%,各项指标较集团刚成立时均有显著改善。

在东中线一期工程供水收入以外,水网水务、清洁能源、生态环保、智慧水网和设计咨询等多元收入结构加速形成,营业收入占比由2021年的不足2.8%增长至2024年的20.1%,产业布局趋于完善,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集团公司纵向推进“源水—输水—净水—配水—污水处理—节水—包装饮用水”全链条一体化建设,横向持续探索水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成功发行私募公司债42亿元,为引江补汉工程成功引入10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和15亿元国绿基金。

集中发力水源工程建设。参与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国家水网重要结点,推动河南省水网重要结点项目观音寺工程建设,承担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浙江开化水库建设工作,通过股权合作方式获得遵义市4座原水水库。

持续巩固输调水能力。高质量建设运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持续推进引江补汉等后续工程建设,成功落地柴达木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获得遵义市18座供水厂和6座污水厂。

农业节水实践初见成效,辽阳灌区现代化试点特许经营项目2024年较2023年新增节水能力1701万立方米。生态环保公司逐步探索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向发展路径,实施重庆市大渡口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陵川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项目,高盐水低能耗零排放技术和装备入选《2024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

探索“水网+清洁能源”打捆开发模式,推进重庆云阳、湖南炎陵、吉林和龙等抽水蓄能项目落地。开发了惠南庄、北拒马河、十八里河等分布式光伏项目,依托青海水网建设获取海西100万千瓦优质风电指标。

组建水网专业化公司和高级智库,通过收购渤海公司、整合青海设计院,补强设计咨询能力要素,持续提升水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能力。

电视上有影,网络上有声,公众号粉丝越来越多,南水北调、国家水网的故事广为传颂。文明标准化工地成为传播展示南水北调品牌文化的主阵地和新丰碑。“中国南水北调”主品牌瓶装水走进近80家团体客户和诸多会议论坛活动场所,成功推出“伊方清泓”等子品牌瓶装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转化为积极探索实践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水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五年积累,十年功成。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以“十五五”规划为目标,锚定“三个企业”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四条生命线”作用,加快推进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狠抓涉水市场开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水网企业,以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作者:许安强   编辑:杨柳
  • 举报平台

  • 官方微信公众号

鄂ICP备2022018035号 版权所有: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统计: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11515738位嘉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