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评论 |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建设 持续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发布时间:2025-11-18   内容来源:集团公司网站
分享

本站讯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强调要继续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完善规划和建设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五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838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95亿。通过系统性的水资源调配,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改变了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的天然局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书写了让人民群众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时代答卷。京杭大运河连续四年全线水流贯通,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水位持续回升,大地河湖复苏,南水北调工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仅支撑北方地区超19万亿元GDP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畅通了南北经济循环,还大力推动了水源区和受水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成立五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国家水网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现代企业管理优势,努力打造体系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坚决确保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必须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三个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为南水北调“三个安全”披上强大的科技盔甲。

要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科学编制集团公司“十五五”发展规划,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抓紧做好后续工程规划设计,协调部门、地方和专家意见,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快推进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调水工程体系。

要持续推动理顺工程管理体制和机制,“两手发力”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同时,充分发挥国资央企市场平台作用和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总结和推广水网建设运营新模式,积极参与国家水网“纲”“目”“节”工程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性支撑。五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线雄安调蓄库全面开工,深入开展西线工程前期工作,为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四横三纵”总体布局,真正实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大水网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能力的信心。

展望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改革创新的实绩实效,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让奔流不息的“人间天河”在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宋滢、许安强   编辑:安亦扬
  • 举报平台

  • 官方微信公众号

鄂ICP备2022018035号 版权所有: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统计: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12515036位嘉宾   |   法律声明